北京工业大学建筑系教授,全国一、二级建造师执业资格...
重点建筑工程学院教授。多次参加一级建造师市政课程的...
机电一级、二级注册建造师(建工一级建造师资格、二级...
全国重点大学教授,全国《一级建造师考试大纲》编委,...
重点建工学院副教授,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博士、产业经...
《法规》第一人,命题组顾问,法规界之"盘古"。 建造师...
收集雨水作为景观用水
记者从昆明市水务局、市节水办获悉,昆明已经建成316个海绵型建筑小区。
昆明市三面环山、一面邻水,城市河道、雨水排水设施穿城而过,独特的地理、地形、气候与水文条件,加之城市的快速发展,城市防汛排涝工作面临巨大压力。为此,建设自然积存、自然渗透、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,是促进城市规划建设理念转变,缓解昆明市水资源紧缺、降低城市雨水径流污染、有效减少城市面源入湖污染负荷,有效减轻城市洪涝灾害和排水压力,改善和修复滇池流域水生态环境,落实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。
昆明海绵城市建设工作起步早。据了解,2009年昆明发生了严重干旱,结合城市水资源严重短缺和滇池治理保护的需要,昆明创新出台了《昆明市城市雨水收集利用的规定》,把雨水综合利用设施建设纳入主城区新建工程项目配套建设,为昆明市海绵城市建设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础。2016年以来,结合前期城市雨水综合利用工作的基础,市政府成立海绵城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;出台了海绵城市建设工作方案,编制完成了海绵城市建设专项规划;拟定了海绵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办法、区域雨水排放管理暂行规定等配套政策制度;印发实施了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标准体系;把海绵城市建设纳入项目规划、设计、施工图审查、建设、验收等环节,住建、园林、水务、滇管等部门和各县(市)、区政府及管委会对新、改、扩建的建筑与小区、城市道路与广场、城市公园绿地等项目进行了全过程的建设管控,要求建设单位在主体工程建设时必须同期配套建设海绵设施;按照到2020年城市建成区20%以上面积达到海绵城市目标的要求,每年都印发海绵城市建设年度目标任务,并加强督促落实,纳入政府体系年终考核。
一边是缺水,一边是汛期大量雨水白白流走,这一现状,将在昆明逐步改变。截至去年年底,昆明已启动实施海绵城市59.4平方公里,40.27平方公里已达到海绵城市建设要求。如五华区长虫山滞蓄水防洪工程结合海绵城市“渗、滞、蓄、净、用、排”建设理念,困扰多年的龙泉路红云片区淹积水点得到有效治理,成为可借鉴、可推广的示范样板工程。
海绵城市建设的目的,就是要加大雨水收集利用。经过多年努力,目前,昆明已实施海绵城市建设面积53平方公里,建成海绵型建筑与小区316个,建成海绵型道路78条,建成海绵型公园绿地73个,建成湖滨生态湿地(林地)5.4万亩,建成雨污调蓄池17座。(记者 杨官荣)
来源:新华网
jinqiaojianye@126.com
010-57159938
@金桥建业
在线客服
地址:北京大兴•国家新媒体产业基地•资源传媒大厦 咨询电话:010-57159935 57159938 传真:010-57159938 版权所有 2008-2020 北京金桥建业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京ICP备16056414号